多年来,黄河交通学院以钉钉作为智慧办公平台,以师生的信息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和服 务的全面革新。师生通过手机就可以掌上办理 80% 以上的业务,真正落实了学校“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目标。

“巍巍太行,铸就华夏之魂;滔滔黄河,吟唱着中华梦想……”黄河交通学院的校歌,不仅传达了这所以母亲河命名的学府对华夏文明传承的执着信念,更彰显了其作为河南省唯一专注于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勇于探索教育数智化的决心与智慧。

多年来,黄河交通学院以钉钉作为智慧办公平台,以师生的信息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和服 务的全面革新,师生通过手机就可以掌上办理 80% 以上的业务,真正落实了学校“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目标。

✦初识钉钉:

信息传达的“及时雨”

2015年,在数字化变革、智慧校园概念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黄河交通学院就敏锐觉察到了高校信息化转型的风向变化:当时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重要信息的及时传达和确认,传统的OA办公系统又不便于移动端操作,即使采用群发短信效果也不尽人意,且次数多了费用也是个问题……

究竟有没有一个好用的工具能够“根治”这个问题呢?

带着这个问题,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常本超老师遍寻“良方”,终于,功不 负有心人,常老师在图书馆阅览室翻阅一本计算机杂志时,偶然发现了钉钉这款应用介绍。钉钉所宣传的即时通讯、消息必达等功能,这不正是解决学校信息传递不畅、反馈不 及时问题的“良方”嘛!

于是,常老师决定先在自己所在的部门试用,并很快发现钉钉不仅支持不限量的消息发送,消息发送后还能及时自动反馈,对于未安装App 的用户还能以短信或语音电话的形式传达到位,相较其他工具,可谓是消息传达的“独门利器”,名副其实的“钉必达”。

随着对钉钉的深入了解,常老师发现其不仅有便捷、高效的通讯能力,办公类应用也足够丰富,如OA审批、公告通知、钉盘等,这些功能 恰好与学校正在使用的第三方OA系统形成了互补。也正是这次偶然尝试,为黄河交通学院的数智化建设埋下了伏笔。往後近十年的时间里,学校不仅将OA系统的功能迁移 到钉钉上,还把智慧校园的其他应用系统跟钉钉做了集成对接,并基于钉钉展开了诸多探索,以实现信息的无缝衔接和管理的精耕细作。

✦浙大“取经”归来:

定制版“最多跑一次”上线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组织了一次本科高校信息化领导到浙大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常老师代表学校前往。

回来后,常老师第一时间把学到的浙江省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和经验,特别是浙江省高校正在进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校领导做了详细汇报。

学校领导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决定借鉴浙江省高校的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推进学校“最多跑一次”改革,转变部门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以“钉钉” 为重要工具,实现审批不见面,服务在身边。

具体来看:

OA审批功能

OA审批功能的引进,极大地简化了学校的审批流程。无论是请假、报销还是采购等事项,都可以直接在钉钉上提交申请,并实时跟踪审批进度。这不仅节省了师生们的时间,还提高了审批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告通知功能

公告通知功能则让学校的各种通知和公告能够迅速传达给每一位师生。无论是紧急通知还是重要活动安排,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钉钉推送 给相关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钉盘功能

钉盘功能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云存储平台。师生们可以将重要的文件、资料上传到钉盘中,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和分享。这不仅解决了传统存储方式中文件易丢失、难共享的问题, 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其他

此外,钉钉还提供了群直播、工作日志、智能会议等丰富的应用,满足了学校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师生档案查询、会议室预约、请销假、通行证申请、设备报修、奖助学金申请……师生们在办事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最多跑一次”的便利。

据学校《推进校务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学校在2020年7月底已基本实现70%以上校务事项网上办事、掌上办事全覆盖,学校的 服务质量与口碑也迈上新台阶。

✦ 疫情之下显身手

钉钉助力学校平稳过关

在与“钉”同行的近10年时间里,常老师感慨颇多,相较于其他软件平台,钉钉对于高校数字化的显性价值,或许可以用“不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来形容。

2019年年底,疫情的突然爆发和封校,让众多高校措手不及,信息化的重要性一下子凸显起来。老师需要直播授课,学生需要打卡考勤, 各项需求一拥而上,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一次严峻考验。

据悉,为了应对突然冒出来的大量线上直播授课需求,很多学校不得不紧急 采购所需要的服务器,扩充校园网宽带出口,部署直播平台等,花费达百万元以上。

但彼时的黄河交通学院却因有钉钉成熟的使用经验,面对考验波澜不惊:“我们甚至没有花一 分钱,用钉钉就悄无声息地把疫情期间的很多问题解决了”。

疫情期间,学校需要迅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钉钉的群直播功能成为了学校线上教学的重要支撑。通过钉钉,老师们可以轻松地开展直播授课、在线答疑等活动;学生们则可以在家里通过 手机或电脑观看直播、提交作业和参加考试。这不仅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减少了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钉钉的考勤系统也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 有力支持。通过钉钉打卡功能,学校可以实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这不仅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和准 确性,还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019年后,随着钉钉在全校的常态化普及,学校又继续将关注点放在了专业版本的探索与数字化能力的升级上,逐步将校务文件、老师课件、学生作业等资料迁移至钉钉平台,并尝试将具有学校特色的内容沉淀分类知识 库,结合钉钉新推出的AI助理功能,打造学校自己的专属AI助手,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此外,信息化部门还借助钉钉的低代码平台进行定制开发,不断完善访客接待、设备 报修等功能,开发了成绩查询、课表查询、图书查询等应用。在各高校信息化群聊中,常本超老师还经常把看到的其他高校开发的特色应用,如利用钉钉自带的日程实现按课 表扫码考勤等,及时分享到教师群,鼓励教师利用钉钉现有的功能结合教学工作需要,创造出新的玩法。

“不同于中小学,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门槛比较高,因为每个高校需求不一样,统一的标准化系统,很难满足所有需求。钉钉对于高校现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开放接口可以与很多本地部署的智慧应用很好的融合。”常本超老师表示,未来还将携手钉钉持续完善“最多跑一次”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校园服务、治理、教学与科研效率。

黄河交通学院与钉钉的故事,不仅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更是对未来智慧教育广阔前景的一次深情展望。高校数智化之路漫漫,但可以预见,更多类似的数字化故事正在悄然上演,不断涌现,它们或隐匿于日常教学的细微之处,或显现在教育管理的宏伟叙事中,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去书写。